当前位置:企鹅中文>都市言情>考古进阶4考古真相答案> 一百二十三章 血液里流淌着一半楚国王室之血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一百二十三章 血液里流淌着一半楚国王室之血(2 / 2)

只是这成长的速度,未免有些太快了吧,都快的有些吓人了!

可能,这就是天才?

李教授试图用“天才”来说服自己,但是这个理由显然是没那么容易说服他的。

他得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这件事。

就在文峰塔墓地这边,为出土了证明曾、随为一国的青铜戈而欢呼雀跃的时候。

隔壁枣树林墓地,也同样处于一个兴奋和激动的氛围之中。

190曾侯求墓发掘完成后,湖北考古所和北大考古文博院马不停蹄的就又开始对168和169两座大墓开展了发掘工作。

之前有说过,比起叶家山和文峰塔墓地,枣树林这边的发掘计划是早就准备好了的。

哪座墓最有可能是曾国的国君之墓,经过长期勘探的湖北所都早有猜测。

168和169号墓,就是他们认为同样有可能是曾国国君的墓葬。

事实上,他们的猜测也确实是对的。

当挖到两座大墓的墓室之中后,一堆带有“曾侯”“曾侯宝”“芈加”的青铜礼器,就映入了他们眼帘。

可以确定,168号墓是一位曾侯之墓,墓主人的名字叫“宝”,而169号墓,则是这位曾侯的夫人“芈加”之墓。

芈姓,是楚国的国姓。

楚国的姓、氏制度,和姬周的姓、氏制度有些许不同。

芈姓是华夏非常古老的姓氏,祝融八姓之一,楚王室便是出自芈姓。

楚国的先祖,便是芈姓,熊氏。

所以历任楚王,都是叫熊某。

但是呢,楚国的宗室,又同样高频使用“芈”姓。

一般来说,中原的诸侯国,贵族都是只称氏,不称姓的。

但是楚王室比较特殊,楚王室是国君使用氏,国君的嫡系子孙则直接用姓。

所以看史书上,记载楚王的时候通常都是熊某,但是记载楚王的后代时,特别是女性后代,都是直接用“芈”姓,比如芈月,芈殊等。

而且其他非国君嫡系的芈姓成员,也不可以直接用芈姓,也得称氏。

比如屈原,他是芈姓,屈氏,但是他从来不称芈原,只叫屈原。

所以一见到169号墓的青铜器铭文上,有“芈”字时,北大考古文博院的人,就知道这位墓主人应该是一位楚国王室之女了。

“之前在190曾公求墓里,也发现了“渔芈”的铭文,大概率是曾公求的夫人。”

一位北大考古文博院的老教授,似有明悟的说道“曾公求大概生活在春秋中期。”

“枣树林墓地规划有序,墓葬排列整齐,墓葬年代从南至北渐早。”

“按照这座墓的位置,大致可以判断出,这位曾侯宝应该是曾公求之后的下任国君,是曾公求的儿子。”

“连续两任曾侯,都是迎娶的楚王女,没准后面的曾侯还继续迎娶楚王女。”

“难怪隔壁文峰塔墓地的曾侯舆,会在吴楚之战时力保楚昭王。”

“人家血液里流淌着一半楚国王室之血啊,而且是时代通婚。”

“这可比一纸盟约的约束力强多了!”

老教授在这边呢喃着,围在老教授身旁的一众北大考古文博院的教授、学生中。

有一个年轻靓丽的姑娘,悄悄后退了几步,掏出手机,点开微信聊天窗。

“陈学弟,我们这有大发现,速来!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